世界杰出科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我校杰出校友李政道先生,于美国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在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8岁。
李政道先生照片
李政道,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4日生于中国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38年至1941年就读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1944年至1946年他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与杨振宁因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他还被授予爱因斯坦科学奖、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意大利林琴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除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外,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李政道还做出了二分量中微子理论、弱相互作用的普适性、中间玻色子理论以及中性K介子衰变中的CP破坏等重要研究成果。在统计力学方面,他和杨振宁、黄克孙合作对多体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他创立了非拓扑性孤子理论及强子模型,提出了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KLN定理”以及“反常核态”概念等。
根在东吴 李政道家族与东吴大学
李政道家族祖籍江苏南汇县,属于书香门第,其曾祖父李子义是苏州天赐庄博习书院的创建人之一,后该书院扩建为东吴大学,也是现在苏州大学的前身。
1860年代末,李子义迁居苏州天赐庄钟楼(文星阁)附近,以制作出售纽扣为生,人称“纽扣李”。1871年,李子义支持曹子实开办寄宿学校,后学校迁入天赐庄成为存养书院(后改名博习书院),也就是东吴大学的远源。1877年,蓝华德夫妇来苏州后,在李子义等人协助下开办中西医院、博习医院,为今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之前身。
可见,李政道家族与东吴大学渊源深厚。李政道的曾祖父李子义、伯祖父李伯莲、祖父李仲覃均是东吴大学创立初期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家族多位成员曾就读于东吴大学及附属学校,是学校的优秀学者和杰出校友。
李家合影图像,摄于1890年代初
1939年,摄于上海的李政道全家合影。左一李政道
问道东吴 青年李政道负笈求学
1926年11月24日,排行老三的李政道出生于上海。依李氏“沾赐堂”家谱“子应骏,道中善,乐为本,义永守”,属“道”字辈,由祖父取名“政道”。
李政道少年图像
李政道的求学经历坎坷而充满传奇。由于战争的影响,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都没能系统完成,但他依靠自己敏锐的悟性和抗争精神,在颠沛流离中得遇名师,培养出破解难题的能力。
1935年,李政道入读上海南市区私立清心中学附小。两年后,淞沪抗战爆发,战况惨烈,日本侵略军占领上海。李家被迫迁入英租界,李政道入读国光中学。
1938年8月,13岁的李政道转入位于上海的东吴大学附属中学,成为初中二年级学生。1940年,李政道升入高中。前后共在东吴附中求学三年半时间。
东吴附中是李政道国内求学阶段读书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在东吴附中相对稳定、连续三年半的学习生活,为李政道日后的学业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1944年至1946年他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李政道在恩师吴大猷和时任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破格推荐下赴美留学。当年秋,大学二年级的李政道升为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生。
1946年,李政道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同学合影。
1950年6月,李政道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与秦惠莙女士结婚
情系东吴 李政道与苏州教育
1972年,李政道再次踏上故土后,目睹了当时中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情况,忧虑万分。他提出,要使全国人才培养步入正轨,并建议应促进学术交流,恢复出版学术期刊等举措。中国领导人对基础科学和高科技所表现出来的重视令李政道深受感动。自此,他开始着手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年轻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李政道始终不忘关心家乡苏州的教育。1985年,李政道在家乡苏州设立“李政道奖学金”。“李政道奖学金”设立以来,共颁发了30届,共有29所中学的202名同学获得此项殊荣。随着苏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李政道奖学金完成了最初的使命,于2015年终止。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李政道至少七次回母校苏州大学访问讲学和指导工作。
1986年国庆节,李政道携夫人秦惠莙女士应邀回校参观访问,与学校领导及部分校友座谈。在参观激光研究室时,李政道为母校的科研水平提高而高兴,欣然挥毫题词:“激光生彩,苏州增色”。次年5月,李政道回校接受我校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1986年10月1日,李政道携夫人来苏州大学访问
聘请李政道为我校名誉教授
1996年11月,与李政道恩爱一生的秦惠莙女士逝世。为了纪念夫人,李政道根据夫人“希望中国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能够利用假期跨学科地熟悉科学研究,多接触科学家,增进对科学研究和科学家的了解”的遗愿,召开家庭会议,宣布用全部存款设立“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
1998年1月,李政道和家人用私人积蓄设立了“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莙政基金”),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苏州大学为第一批试点学校,开辟了本科生暑期进行跨学科科学研究的新途径。遵照秦惠莙女士遗愿,“莙政学者”应不少于一半为女性。随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2000年)和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加盟该基金项目。
1999年9月下旬,为考察我校“莙政基金”实施情况,李政道再一次回到东吴校园,并为母校百年校庆欣然题词:“教育数苏州,人才出东吴”。
2000年6月中下旬,李政道先生携家人返校。2001年10月,“莙政基金”管委会第三次会议在我校举行,李政道专程莅会并作了《物理界的挑战与未来》的演讲。
2001年李政道为我校“莙政学者”颁发证书
2006年11月中旬,“莙政基金”管委会第八次会议在我校召开,李政道亲自到会,听取各校“莙政学者”的科研报告并进行了亲切交流。这次会议恰逢李政道八十华诞,学校为李政道隆重祝寿。
2006年李政道在苏大喜过八十岁生日
2006年12月,苏州大学校友会理事会调整,李政道开始担任名誉会长。
80岁之后,李政道不宜长途飞行,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母校的发展。2010年,苏州大学110周年校庆时还专门发来贺信。
2020年,苏州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李政道特意为校庆活动录制了一段视频,并亲笔书写了“百廿东吴,荣光永续”八个大字,赠予苏州大学,激励后生,赓续奋进,再创辉煌。
先生的逝世,让我们永远地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校友、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先生热爱科学的赤子之心、甘于奉献的拳拳之忱,将始终激励一代代苏大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政道先生千古!